
【编辑】希望,就这样生长作文【精品多篇】为的会员投稿推荐,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。
初中托物言志作文 篇一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——题记
天色渐渐暗下来,火红的晚霞变成深紫色的云块……
天黑了。我正在家里写作业。作业好多呀!怎么写似乎都写不完……突然,眼前一片黑暗。“天啊!大事不妙,停电了!怎么办,怎么办,爸爸妈妈不在家,家里又没有应急灯,作业还没有写完……”我急得直跺脚,恨不得给电力公司打电话。慌乱之际,我想起家里还有一些没用完的蜡烛。摸着黑,我找出了蜡烛并将它们点燃放在书桌前,正当我准备继续写作业的时候,望着正燃烧的蜡烛,我痴迷了。
对于蜡烛,我并不太了解。以前,只知道在黑暗之际,点亮它,燃烧它,就可以得到光明;现在,我又得知蜡烛和老师身上有相同的品质。但是,哪里相像,我也说不上来,只是从大人嘴里听到的。此时此刻,凝望蜡烛,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——它们好无私呀!当黑暗来临的时侯,它燃烧自己,给我们带来了光明,带来了温暖。它好朴素呀!当光明来临的时候,它们就被收了起来,或放进柜子里,或放进抽屉里,没有人把它摆在显眼的地方,没有人会注意到他。
隐隐约约,我似乎明白蜡烛和老师哪里相像了。蜡烛和老师身上所具有的相同的品质就是——她们都很无私,都很朴素。
老师,教给了我知识;老师,告诉我做人的道理;老师……是老师,用尽自己一生的爱,抚摸我们的心灵;是老师,用青春抚育了我们;又是老师,用汗水浇灌了我们……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,是老师,给以我们最严厉的。批评;当我们进步时,是老师,笑着朝我们竖起了大拇指。我爱老师,但是老师更爱我。每次路过老师的办公室,悄悄往里望一眼,看见的总是老师那弯着腰,弓着背,低着头,孜孜不倦的批改着作业的身影。老师右手拿红笔,左手翻作业……老师好辛勤哟!老师的爱,比母爱更慈祥,比父爱更严厉,比友爱更纯真!然而,老师又让我们回报了她们什么呢?什么也没有!这,难道还不够无私么?老师,还是非常朴素的呢!她们平平常常,不像大明星那样光彩夺目,没有大领导那样神气十足,但是,在我的心中,她们却很伟大!
我闭上了双眼……
当我再次睁开双眼时,眼前一片光亮,蜡烛已经燃完了,化作一团灰烬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——朴素,无私,这就是蜡烛和老师身上所共有的品质。
我赞美蜡烛,因为我赞美它那种无私、朴素的品质。身上所具有这种品质的人,我更是赞美的!
风筝散文 篇二“啪哒”一声,泪像断了线的珠子,滴在桌子上,嵌入我的心里。泪水在向那些好友惜别,他们远离了我的天空,从此不再属于我。
破碎了的玻璃没有复原的那天,凋零的花朵没有重开的那天,光阴的流逝没有再返回的那天,而破碎的友情也不会有完整的那天。
曾经的我们是多么的天真,都抱着幼稚的心态写着幼稚的留言。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证明,我们已不能回到过去。那些话让我们的感情崩裂了。高中忙碌的生活让我无法喘息,难得有一次空闲的时间,打开QQ,寻找昔日的好友,重温昔日的话时光。可是我再也找不回昔日的时光了,因为你已不再是那时的你了。QQ信息发过来了,看到是你,我手舞足蹈,可是,你的话却让我摔下了山崖。你说“我们变了,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。我们的友情也变了,我们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。”这些如定时炸弹的话在我的头上爆炸了,我的脑一片空白。
泪象拧开了的水龙头,哗啦啦地往下流,形成了一滩水。在那滩水里再次带我回到了过去。
曾经的我们在枯燥无味的初三中快乐地生活着。那时的你就是我的影子,学习、生活从不分离。曾经的我们互相鼓励,为自己的目标奋斗,曾经的我们哭过,笑过,也痛过,校园的每一处都留有我们的足迹。可是回不去了,现在只有我独自一人在这校园里,独自寻找着那些属于我们的过去。我们,像断了线的风筝,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走了。你飞进了社会,为着你以后的生活奋斗;我再次飞进了校园,为我的大学奋斗。我们走向了不同的环境,为不同的生活而活着,也许这就是你要离开我,不再属于我的理由吧!
现在的我们即使见面了也不会抱着,跳着,而是冷淡地笑着。那种笑多么的辛酸啊!笑着挥别我们的过去,笑着朝我们各自的方向走,笑着我们不再属于我们了。
既然已不能回到过去,我也只能选择放手。强扭的瓜不甜,我愿意从此放开你的手,不再和你说再见。
望着你渐渐离去的背影,我的流泪了。向着你的背影挥手,挥掉过去我们的一切;向着你的背影歌唱,唱出你美好的明天;向着你的背影沉默,沉默地说了一声:我们都是断了线的风筝。
风筝散文 篇三晚上吃过饭后去广场散步,看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放风筝,那情景让人感到很温暖。
放风筝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娱乐方式,每当大地复苏,春风吹拂的时候,大人、孩子们都聚集在广场或空旷的田野,放飞起自己心爱的风筝。特别是孩子们,欢快地跟在父母或其它人的后面,跑来跑去,高兴极了。
放风筝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活动。放风筝需要稳定而持续的风速,比较固定的风向,这样风筝才能飞起来。一般只有春季才有这样的条件。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。另外,放风筝需要助跑,要有一块平地用于奔跑。所以,当孩子们在和熙的春风里,在平坦的旷野或广场上望着升起的风筝追逐奔跑时,体能和耐力相应地得到了锻炼,而且还学到了放风筝的知识和技能。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心情欢畅,兴致勃勃,可谓娱乐、锻炼两全其美。
带幼儿放风筝随着各种新型玩具的不断出现,孩子们游戏空间的不断缩小,放风筝这项活动开展得也越来越少,家长可以尝试一下,带孩子去放风筝,让孩子体验一下这种走向自然活动的乐趣。
选择好放风筝的好场地,家长要注意选择那些地面平坦的地方,广场、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都是带孩子放风筝的好地方,这样会避免孩子奔跑时跌伤。
初中托物言志作文 篇四老人仿佛一支蜡烛,他们在壮年时照亮了整个家庭,而时光荏苒,他们因为燃烧自己渐渐走向熄灭的道路。……我们是否应该丢弃这支快要不能使用的蜡烛?答案是肯定的,不能。非但不能丢弃,还要好好珍惜。
老人为家庭操劳了大半辈子,身为子孙应该知恩感恩。老人可能并不需要你每月准时发放的生活费用,只需在你闲暇时分,坐在他们身边,沏一壶茶,伴着茶香如你幼时他们逗你开心那样谈天,这便足够。
我的奶奶年近古稀,一头银丝。奶奶微笑起来的话,会因为脸上细长的皱纹让她看起来好似一朵秋菊,慈祥且平和。我们平日里如果有空,总爱回去陪她说说话。奶奶身体情况良好,只是腿脚不好,走路时总要弯着腰,步履蹒跚。
伯伯、伯母开着一家小商店。因为生意忙碌,有时来不及料理家里的事情,奶奶就帮着料理,尽管她的腿脚不便。我曾看过这样一幕:奶奶把血路不通的那只病脚垫在一张椅子上,正在吃力 ……此处隐藏3524个字……没有竹子,就只能用秫秸来串成箅子,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习惯成自然了。搭风筝的龙骨,一般先找一长一短两根秫秸,搭成一个十字架。当然,这个十字架不是搭在长秫秸的正中间的,要靠上一点,然后用手或老虎钳把两个秫秸中间用铁丝拧牢。然而,在秫秸搭成的十字架边上,再围上一圈秫秸,这样,风筝的龙骨就算搭成了。
搭好风筝的龙骨后,就到了用浆糊往龙骨架子上糊纸的阶段了。糊风筝用的纸,可不是一般的纸,必须得用糊窗户的那种纸。一般的纸,张力太弱,在天空中风一吹,撕拉一下,就变成碎条条了,风筝一头就栽了下来。窗户纸的抗风能力强,糊在风筝上,一般的风是吹不破的,浮力特别强。糊窗户纸时,用的浆糊不能太多,也不能太少,一定要均匀,绝对不能让用浆糊糊的窗户纸中间有空隙,否则,结果就和高空中的飞机没有关好门窗是一样的。
再往后,就要往风筝龙骨下边拴绳子了,这是一个经验活。一般在龙骨上打三个眼,拴绳子的角度、长度、跨度是很有分寸的,我们兄弟可是苦学了两年才学会的。拴风筝的绳子,太细了不行,没力,风筝一飞,就被扯断了;绳子太粗了也不行,绳子太重,风筝根本就飞不起来。不粗不细的风筝绳,最好的就是娘纳鞋底的绳子。为此,我们兄弟可没有少偷娘纳鞋底的绳子。我们兄弟小时候,经常看见娘望着蒲罗里放的纳鞋底的绳子自言自语地说,真是奇了怪了,最近怎么绳子用得这么快呀,也没有纳几双鞋底子呀。
做到这个程度的风筝还不能飞,因为没有尾巴的风筝,不平衡,也是飞不起来的。在我们老家,认为一个风筝糊得好不好,漂亮不漂亮,最关键的不在风筝本身,而是在风筝的尾巴上。如果风筝糊得不结实,肯定飞不高,尾巴也长不了。你想,风筝飞上天,那么高,你在地上又能够看到什么呢。只有一个风筝拖着长长的、五颜六色的大尾巴在高空中飞行时,地下的乡亲们会抬着头品头论足,不错,不错,真不错,这是谁糊的风筝呀,太漂亮了,了不起,真了不起。
因此,我们那个地方所有糊风筝的人,几乎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风筝的尾巴制作上。我们兄弟记得,有的人,风筝的尾巴就是用绳子串起的一条彩带,什么颜色都有,什么形状的都有,在天空中就象一条飘逸的彩虹,印象极深。也有的人,也不知道怎么把鸽子笛放在了风筝的尾巴上,飞上天的风筝,飞到哪里,鸽子笛就会响到哪里。还有的人,把风筝的尾巴打扮成了麻花辫子,有好几根,看了让人感觉也很过瘾。可是,给我们兄弟印象最深的风筝尾巴不是以上所说的这些,而是三多放的风筝。
三多是我们西吕津村的孩子头,整天虎着一张脸,好是吓人。可是,不论对三多多么不服气,三多糊风筝的本事在我们西吕津村里绝对算不上出类拔萃的。有一次,我们兄弟和一大帮孩子正在一边看三多放的风筝,大家都感觉三多放的风筝尾巴来别人的不太一样。风筝后边先是一条绳,然后是一块红布,再后边又是一条绳子。当我们看得正入巷时,突然三多他娘找来了,问三多把她做饭用的围裙藏在哪里了。这里的我们才突然明白,原来三多是把她娘做饭用的围裙做成了风筝尾巴,于是大家都抬着头哈哈大笑起来。当三多他娘终于看到她的围裙在天上高高飘扬时,这个小脚的女人就开始追三多。三多在前面牵着风筝跑,三多她娘摇摇晃晃地在三多后边拼命地追,成了当年西吕津村里的一条大新闻,一直说了好几十年。
村里的房子多,树多,人也多,是没有办法放风筝的。如果在村里非要放风筝的话,风筝不是落在人家的房顶上,就是挂在人家的树头上,要不放风筝的人在放风筝时,一不小心,就会撞到行人的身上。因此,要想好好放风筝,不是到村外一望无际的麦苗地里,就是到村路上去放。这时正逢开春,村外地里的麦苗也正在返青,不仅不怕踩,听老人们说,返青时的麦苗,你越压它、踩它,麦苗就会长得越旺。因此,在西吕津村,春天的麦苗地,绝对是我们这帮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天地。在麦苗地里,你可以尽情地撒欢,尽兴地胡闹,开心得实在受不了了,干脆就在地麦苗地里翻几个跟头,和在地毯上翻跟头一模一样。
长大后,我们兄弟先后都离开了家乡,到处流浪,四海为家。我们兄弟也曾在不同的地方,放过各种样式的风筝,长的,短的,扁的,宽的,贱的,贵的,素的,艳的。可是,无论是在草长莺飞的江南,还是在嫩芽初醒的塞北,也无论我们兄弟怎么尽性地放着风筝,都再也找不到当年在老家西吕津村放风筝的那种感觉了。或许,对我们兄弟来说,在这一辈子里,当年在故乡西吕津放风筝的那种滋味,也只能在思乡梦里来悄悄地回味了。这个时候的我们才突然明白,原来那么喜欢放风筝的我们,一不小心,竟然把我们自己也放成了回不了故乡的风筝。是喜?!是悲?!是福?!是祸?!我真的有点分不清了。
风筝散文 篇八又是阳春三月天,风筝飞满天。抬望眼,心思念,拽拽手里的风筝线。风筝高飞线相连,松松紧紧才平安。多象家长的违心话:你走了,我清闲,谁想你个累赘蛋。管好自己就行了,哪个用你瞎惦念。通通话,聊聊天,只为孩子能心安。
思绪浓情亦渐,紧紧手里的风筝线,借你传个好心愿:祝愿风筝变雄鹰,搏击长空慰亲情。
曾经安慰别人:孩子走了,是去上学,又不是干别的,别想。劝人容易,劝己难,孩子真走了,晚上睡不着觉,好想好想。我还好点,能明着哭,老公装坚强,躲厕所哭。一个男人,如果不是真舍不得,真挂念着,他才不会哭。
年轻的时候,曾跟老公说:他是风筝,我是放风筝的人,孩子是线。无论他飞多远,拽一拽线,就回来了。老公开玩笑说:不怕线断了,我飞了?我说,你飞了,我重新栓一个,接着放。你以为离了你不行呢。老公一瞪眼:你敢!
我嘿嘿一乐,我知道,我选的风筝是好的,是对的。我的风筝放啊放,一直放,家庭平静而和乐。老公一个劲儿的紧忙活,为了家,为了我,为了孩子,为了生活。越忙活,线越结实,越忙活,线越粗壮。
孩子渐渐长大了,上大学了,忽然觉得从那时候起,线的那头,又多了一只小风筝,时时牵着我的思绪,时时进到我的梦里。老公也一样,怕她不会照顾自己,一天打几次电话,紧嘱咐,毕竟头一次离开爸爸妈妈,离开家,去那么远的地方,独自去经历风雨,独自去闯天下。
于是,情况变了,孩子是风筝,思绪是线。老公也帮我一起放这只小风筝,生怕她飞不高,飞不稳。没有电脑,不能视频,我们就发信息,打电话,好让她安安稳稳,踏踏实实的去学习,去生活,去适应。
孩子也时不时打电话回来,嘘寒问暖,嘱咐我们注意身体,刚开始的时候,说着说着,声音就不对了,孩子哭了。我们赶紧换个话题,或找个借口挂掉电话。离开父母的孩子,长大了。
风筝越飞越高,线越扽越紧,却不敢收回。还盼着飞高点,飞久点,再飞高点。
有时候看着打完电话的老公出神,我就说,知道风筝难放了吧。你以为风筝线是抓在手呢,它是握在手里,栓在心上呢。
放风筝,放的是一种信任,一种责任,一个家庭。风筝飞稳了,家庭才平安。家庭平安了,生活才更美好。
一年又一年,放风筝的人,年年在增多,都盼着经历风雨的风筝,能够变成雄鹰,翱翔在那广阔的天空呢。
一年又一年,高飞的风筝依然,人依然,心依然,岁月依然而悠然。
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希望,就这样生长作文【精品多篇】范文。